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、关键在干。近年来,海城街道幸福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聚焦社区治理、产业发展、劳务增收等重点工作,急群众所急、想群众所想,以社区为家,以民为亲,用“心血”滋润,用“真心”服务,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提质增效。
从“新”出发 创新驻村载体
幸福社区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,利用现有资源,为“小”打造“教育巢”,为“青”创造“就业巢”,为“老”构建“温馨巢”,为“困”修缮“安心巢”,依托“培根铸魂”“培苗育才”“培技增富”“培文助融”四支志愿服务队,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56场次,驻村书记牵头创办“南溪书院幸福社区书法(国学)公益课堂”,免费为70余人教授书法,现已结业58人。“我们要以社区为家,建强支部堡垒,引导群众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,实现驻村工作队与社区居民的‘双向奔赴’”,海城街道幸福社区驻村第一书记仇建国说道。
从“兴”出发 创优驻村事业
今年来,结合“八必访”和“大走访、大排查、大整改”活动,分类开展“监测访”“脱贫访”“一般访”“务工访”“收入访”“残疾访”“大病访”“低保访”“困境访”“老小访”“矛盾访”“移风易俗访”“12访”工作机制,第一时间掌握群众情况。一年来,工作队遍访复访移民户1064户4372名,持续关注脱贫户和监测户生产生活情况,用活各类帮扶政策,分批兑付劳务奖补1693人460.23万元,兑付务工交通补贴88人6.52万元。获得省外资深慈善机构的认可,从2024年新学年开始,每年为50户75名困难家庭学生筹措24.3万元长期资助。“看到社区的特殊人群、贫困家庭日子变得好起来,我们也很有成就感。”驻村工作队感慨道。
从“心”出发 厚植驻村真情
驻村工作队始终保持勇争一流的“拼劲”、永不言败的“韧劲”、开门解锁的“巧劲”,用心用情为居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。常态化开展“春风就业行动”“板凳会”“招聘会”等活动,积极推动企业进社区,与千珍绣刺绣非遗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为30名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及20余名居家妇女举办了刺绣培训,拓宽了特殊群体的就业渠道。截止目前,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期150余人。今年来,幸福社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2182人(其中脱贫户1369人),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4人,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.45万元,社区内人民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