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海原县三河镇富陵村坚持党建引领,探索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,以驻村工作为抓手,不断汇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等社会力量,共同推进党建品牌打造、特色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等工作,走出了一条驻村工作联合帮扶、共谋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党建品牌构建 基层治理新格局
党支部利用现有资源,根据服务功能、群众需求、岗位特点等,成立“新风文明、养殖园区管理、经营发展、种植业、环境治理、机械运输社会化服务”六个功能性党小组,沈富裕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利用组织优势,积极参与各个党小组工作,开展“大走访、大排查、大整改”活动,走遍了这个由全县5个乡镇13个自然村433户1866名村民组成的典型移民村—富陵村,他们也是村里274户脱贫户、6户监测户家中的“常客”。“要想做好驻村工作,就要把足迹留在希望的田野上。”驻村第一书记沈富裕这样说道。
特色服务激发 产业发展新动能
按照“党建引领、产业富民”的思路,将发展富民产业、增强“造血功能”作为重点任务,联合驻村工作队,大力实施发展思路联谋、特色产业联推、信息资源联享“三联”行动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。驻村工作队争取帮扶资金累计198万元,购置拖拉机、杂粮收割机等大型农机设备,借助村企开展对外承揽农田建设代耕、代种、代收等业务,2024年,共计承揽春耕30000余亩,村集体创收30万元。“驻村工作队的资金、设备投入进一步扩大了村企规模,不仅为村里省下农机雇用费用,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,村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。乡亲们脸上的喜悦盖也盖不住!”村党支部书记罗成军感动地说道。
民族团结绘就 乡村振兴新画卷
持续深化“结对子”“手拉手”“认干亲”等群众性交流活动,经常性开展邻里节、“我们的节日”等活动,组建“石榴籽”“小蚂蚁”“牛经大学”等志愿队伍,鼓励支持村民小组自发成立民间文艺活动队,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。驻村工作队紧抓民族团结这一重点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通过入户走访,向村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及高额彩礼治理相关案例,积极开展“文明示范户”“美丽庭院”等评选活动,选树示范户35户,“美丽庭院”户数逐年递增。2023年富陵村获得了自治区“乡村振兴示范村”“法治文明建设示范村”“与你相约 共创美好”优秀村规民约等荣誉,进一步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、传播正能量。